招生资讯
“会读书”的湖南人如何干教育?这场大会划重点了
发布时间:2025-02-09 09:02:28
  |  
阅读量:45
字号:
A+ A- A

在科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对湖南来讲特别重要、尤为紧迫。在2月7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要进一步增强推动建设教育强省的责任感使命感。如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奋力开创全省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

2月7日,全省教育大会在长沙召开。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刘尚文 摄

“会读书”的湖南人也重教育

湖南素有尊师重道、崇文尚教的传统,享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美誉。从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到黄兴、蒋翊武,再到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近代史上的这些湖湘名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爱读书、会读书。

湖南人“会读书”,与湖南“重教育”的浓厚氛围密不可分。全省教育大会召开之际,湖南发布的教育“成绩单”十分亮眼:

教育总规模位居全国第7、中部第2,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教育提质扩优方面,芙蓉学校、“徐特立项目”等教育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中小学大班额从全国比例最高的省份转变为状况最好的省份之一。

2

2024年9月20日,洞口县雪峰街道第二芙蓉学校学生走进当地一家无人驾驶智能清洁车生产企业,开展以“探秘工业‘智’造,感受科技力量”为主题的科普教学活动。滕治中 李亮 摄

书声琅琅的岳麓书院鼎盛千年,湖南的基础教育享誉全国,高等教育拥有3所“985”高校,数量居于全国第三……优质丰厚的教育资源、扎实推进的教育事业,不仅为湖南从教育大省阔步迈向教育强省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3

坐落在岳麓山脚的岳麓书院。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增强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节点意义的一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绘就了清晰而具体的路线图;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要求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彰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和作用。于湖南而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更显重要和紧迫。   

打造“三个高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比如,近年来,由高校担纲领衔的省“四大实验室”在机器人协同制造、多模态人工智能大模型、临床医疗等领域突破了一批技术难题;职业教育则为产业建设输送了大量一线从业人员。

4

岳麓山实验室农大农科院片区项目。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作为中部省份,湖南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推动建设教育强省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发挥教育的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作用,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和综合育人能力。

湖南未来教育工作怎么干

当前,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的教育需求,助力湖南高质量发展,都对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此次大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重点要做到要从六个方面聚焦发力: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聚焦发力

在谋划好全省“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上聚焦发力

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上聚焦发力

在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上聚焦发力

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上聚焦发力

在深化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上聚焦发力

比如,湖南同全国一样,出生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研究教育工作一定要与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结合起来。

再如,湖南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高校学科专业体系与技术体系、产业体系适配度不高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打造“三个高地”、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点任务需求,推动办学资源向优势特色、新兴交叉、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倾斜。

针对农村和边远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仍相对缺乏的现象,未来要深入开展长沙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大湘西地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城区学校对口帮扶农村学校,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


5

2024年10月30日,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中心小学,来自城区小学的青年教师在为学生上数学课。粟勇主 摄

落实好此次大会的各项部署,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我省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差距、短板和弱项,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才能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奠定坚实基础、提供人才保证。